爆紅網絡的秀才被封殺了。
這位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一夕之間消失在互聯網上,引起了不小的震動。
官方點名批評——“不能爲了走紅採取極端手段。”
大衆反應可謂人間百態,有人說秀才被封活該,有人說長輩們塌房了,也有人連秀才是誰都不知道。
秀才,翻車之前是中老年婦女的頂流。
要麼走在田間地頭,要麼站在房屋瓦舍之間,用同一套動作拍了上千個視頻,簡單又枯燥的動作俘獲了不少中老年婦女的心。
翻車之後是被官方通報的劣跡網紅。
被人舉報偷稅漏稅——
在直播間態度惡劣,索要粉絲的醫藥費——
早於三年前就詐騙粉絲52萬元——
一個劣跡斑斑的網紅,在他翻車後迎來了大規模的羣嘲,B站視頻上出現了一波波的秀才鬼畜。
有人嘲笑秀才的動作油膩,有人罵他不知廉恥,但姑娘卻在這複雜的衆生相里看見了秀才背後的中老年婦女。
他的手段很一般,但割起韭菜來是真狠,一邊騙錢毫不眨眼,一邊能讓72歲的老人“千里追愛”。
打開他沒有封殺前的評論區,滿屏都是中老年婦女的“愛意”。
她們的頭像和網名是最常見的那類長輩,在生活裡,我們常常能看見她們。
人生沒有太大起伏,早年經人介紹結婚,把自己孩子拉扯大,等老了再拉扯孩子的孩子。
很多中老年婦女都是這樣稀裡糊塗地過完了自己的半生。
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“秀才弟弟”整日對着自己說情話,活了大半輩子的阿姨哪見過這場面。
一瞬間淪陷,年過半百竟然體會到了“懵懂愛情”的滋味,儘管那是虛假。
她們沒有年輕人精通網絡,意識不到對面的“秀才弟弟”是一個對誰都會笑的網紅,她們只是迷戀鏡頭裡秀才製造的幻夢。
上一個這麼做的人是“靳東”們。
“我的丈夫是靳東。”
她在鏡頭面前說出這句驚世駭俗的話,這是一個笑話,也是一個悲劇。
黃阿姨已經六十多歲了,丈夫孩子在身邊,有退休金有孫子,可謂盡享天倫之樂。
但她卻“精神出軌”了,“愛”上了手機裡的靳東。
爲了離心中的“愛”更近一點,黃阿姨做了很多看似瘋狂的事情。
“靳東”的每一次直播,阿姨都會買東西支持,不敢出去見人,因爲她怕戀情曝光影響“靳東”,甚至還打算異地奔現去見“靳東”。
無論是丈夫兒子,還是心理醫生,都在告訴她,這些都是騙人的。
但活了大半輩子的黃阿姨卻堅定地說:
“勇敢地活一次。”
事實上所謂的“靳東”不止一個,他們是一個詐騙團伙,專門用情感來騙取中老年婦女的錢財。
在黃阿姨把靳東當作自己的丈夫後,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,甚至是嘲笑。
可荒誕的言論背後往往有一個悲劇的人生。
黃阿姨的晚年生活雖然物質豐滿兒孫滿堂,精神世界卻已經崩塌幾十年了。
兒子欠債、夫妻吵架、精神抑鬱。
壓抑了半輩子的精神世界原本麻木了,但假靳東賦予她的情緒價值卻讓這灘死水沸騰了。
這不是愛情,而是填補精神空虛的解藥。
回看假靳東事件,與今日秀才封殺又有何異呢?
他們的目前都是錢,手段都是情感遊戲,如此簡單而又單一的詐騙套路卻總能割一茬又一茬的韭菜。
秀才的大面積撒網甚至比假靳東團伙更爲惡劣,類似追星塌房的失落,讓中老年的死灰復燃的精神世界再次寂滅——
“黃阿姨”可以是個例,但千百個“黃阿姨”就值得我們思考了。
她們明明來自不同家庭,精神世界卻出奇地一致。
人人都說她們可享天倫之樂,但撕開家庭和諧那面完美面紗後,我們看見的是女人乾涸且溝壑叢生的精神世界。
情愛之於她們,太稀缺;工具之於她們,是常態。
上一代人的婚姻模式,用現在的時髦話來說,就是找搭子。
幾乎大部分人都是從相親、被介紹開始的,更有甚者,結婚之前都不會見對方。
這樣結合的家庭,矛盾頻發的概率遠大於親密相愛。
彼此都沒有多少情愛,只是爲了“結婚”而“結婚”,爲了“生育”而“生育”。
每個人都是生活搭子,卻不是撫慰心靈的密友。
女性的精神世界更多一份壓抑,她們不僅得不到滋潤,還要被他人索取感情。
因爲除了妻子,她還是一個母親。
當時某倫塌房後,一個女生把自己的媽媽掛在了網上,她很開心媽媽喜歡的男明星消失了,這樣就能多多關注自己了。
底下的網友紛紛獻策,將母親貶損得一文不值——
爲了追星忽略子女的情感需求,這固然是錯誤的,但她的身份只能是母親嗎?更何況,大部分人追星,歸根到底,圖的是情緒價值。
一個人在家庭裡感受不到情緒價值,只能向外索取,這難道不值得其他人的反思嗎?
正常人都有壓力釋放的需求,那是靈魂的出口。
有人在和朋友的交往中獲取情緒價值,有人在追求自我的路上充盈內心。
但長期囿於家庭的阿姨們,她們所能看見的便是家裡“四角的天空”,情感缺失讓她們面對“靳東”“秀才”之流的騙術無法招架。
療愈情感缺失帶來的空虛,並不是幾句漂亮的安慰話就能解決,而是找到生活的意義。
出走的“蘇敏”早已不止一個,打開社交平臺,我們能看到許多本該盡享天倫的阿姨們,已經走在了另一條康莊大道。
走出內心的桎梏,尋找生活的意義吧,浩瀚人生的情緒價值,遠比情愛更爲充盈。